▲為英國引進茶葉的葡萄牙公主凱薩琳,這幅畫由彼得•萊利(Peter Lely, 1618-1680)繪製。 |
你會為了喝一杯茶,付出多少代價?一杯手搖攤茶飲的價格?還是一斤數萬以上的冠軍茶?對十七到十九世紀時期的英國人而言,幾乎可是傾全國之力了。
據說英國對茶的熱愛,肇始於葡萄牙公主凱薩琳(Catherine of Braganza, 1638-1705)在一六六二年嫁給查理二世時,順道把飲茶的習慣引進英國。原本在宮廷裡,貴族習慣喝麥酒、啤酒、葡萄酒,結果大家都改喝中國茶。事實上,當時的東方事物在歐洲有種神秘的異國風采,茶就是潮的代名詞。
對於近代史有稍微認識的讀者,或許已經知道,我們現在所喝的阿薩姆紅茶、錫蘭紅茶、大吉嶺紅茶,其背後推手是英國東印度公司數百年來的努力。因此要談大英帝國的紅茶文化史,就不能不談英國東印度公司的創建。
▲大英帝國藉由英國東印度公司掌控18-19世紀。 |
從海盜起家的英國東印度公司
以前的時代沒什麼調味料,能用香料提味,就是一頓美食了,香料的重要性不言可喻。香料貿易在十六世紀的歐洲是一筆大生意,英國人老早就想插手,只是在當時能在世界各地揚起旗幟的,卻是西班牙以及葡萄牙,英國只能在一旁吹鬍子乾瞪眼,了不起縱容海盜在英吉利海峽上到處劫掠,一點一滴累積財富。
大海盜德瑞克(Francis Drake, 1540?-1596)就是官方容許的私掠船船長,曾經多次出海探索中南美洲。一五七七年,他按照麥哲倫(Fernão de Magalhães, 1480-1521)的航線,繞道南美洲東海岸,再橫越太平洋,並途經麥哲倫葬身地-菲律賓群島。帶著到處搶奪而來的財富,德瑞克於一五八〇年回到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一世(Elizabeth I, 1533-1603)親自登上船艦金鹿號(Golden Hind),授予他爵士頭銜。德瑞克在英國人眼中是個環球航行的大英雄,可是對於西班牙人來說,卻是惡名昭彰的海盜。
▲海盜德瑞克正在檢視從西班牙船隻上搶來的財寶。 |
一五八八年七月,英格蘭女王伊莉莎白一世處死信奉天主教的蘇格蘭女王瑪麗一世(Mary Stuart, 1542-1587),引來羅馬教宗不滿,號召歐洲各國對英國進行聖戰。西班牙遂以此為藉口,派出他們引以為傲的無敵艦隊向英國宣戰。德瑞克在這場戰役中擔任海軍中將的職務,率領英國艦隊打敗西班牙。無敵艦隊幾乎全軍覆沒,英國正式取得競逐海上霸權的入場票。
對西班牙的勝利使得英國人燃起向遠東殖民的雄心,不斷地有船隻組隊向印度、菲律賓群島、馬來群島等地探險。一六〇〇年,藉由女王的皇家特許狀,成立了英國東印度公司,獨佔國內從非洲東海岸到南美洲西海岸的貿易。
第一批英國東印度公司的艦隊在一六〇一年出航,由蘭開斯特率領船艦紅龍號(Red Dragon)、漢克多號(Hector)、亞生興號(Ascension)等。西班牙帝國在加勒比海的殖民地曾遭到英國襲擊,擁有三十八根砲管的紅龍號就是當時的旗艦。當時貿易,可不像現代公司之間溫文儒雅,一切都走法律途徑。東印度公司的船艦通常配有射程極遠的艦砲,每名水手也都得具有戰鬥能力。畢竟每次出航,都具有未知的危險,例如面對葡萄牙艦隊的反抗。不過也怪不了葡萄牙人反抗,誰叫英國人老是先搶劫他們呢。
靠著茶葉哺育的英國東印度公司
有人說,英國東印度公司從香料起家,卻是靠著茶葉哺育壯大。自從凱薩琳公主掀起了喝茶的潮流,英國人對於茶葉的渴望日益增大。為了因應日漸增長的國內外需求,公司在東方建立許多據點,在一六八四年時則於廣州設立辦事處,著手對華的茶葉貿易。十八世紀的英國茶葉總消費量,已經是歐洲其他國家的三倍。
▲英國東印度公司在倫敦的大樓。 |
茶葉進口到英國後,通常都是拍賣的方式售出。首先公司成員會在拍賣前燃燒一根蠟燭,接著才讓顧客喊價。「十英磅!」「二十英鎊!」,如果我們站在會場,可以聽見紳士的嘶吼聲在會場此起彼落,要喝茶得喊快一點,一旦蠟燭燒掉了一英吋,那時喊出的最高價格就是成交價。
在十七世紀,茶葉對英國人有多貴呢?一磅茶葉的零售價格高達三英鎊,當時英國修理器械的黑手,一個禮拜收入不會超過一英鎊,只有富人才負擔得起這種奢侈享受。茶價高昂的原因,除了公司壟斷以外,政府收取高稅金也是主因。從一六六〇年開始,每一加侖茶水,得收八便士的稅金。茶水得事先泡好,讓稅收人員檢查後才可以販售。
可以想像得到,如果我們是老闆,鐵定會泡濃濃一桶茶,讓政府檢查後再用白開水調淡後加熱,當然味道也不會好到哪去。這種愚蠢政策執行將近三十年後,改成對茶葉徵稅,一磅茶就要收二十五便士稅金。有比較好嗎?沒有。
茶價如此高昂,一般人根本消費不起,怎麼辦呢?解決辦法就是走私。霍克賀斯特黑幫(Hawkhurst
Gang)就是在這個背景下產生的英國幫派。從一七三五年開始,霍克賀斯特的首領金斯蜜(Thomas Kingsmill,
?-1749)以及其幫眾在英格蘭東南方專門從事走私,其中最具利潤的就是茶葉。
一七四七年九月,一艘名為三兄弟號(Three
Brothers)的走私船遭到扣押,裡頭有三十九桶白蘭地與萊姆酒,以及重達三千磅的茶葉。這艘船是幫派的資產,船遭到扣押也就罷了,裡頭的茶葉等同是黃澄澄的金子。金斯蜜不甘損失,率領七位幫眾,以及其他二十二名走私者,於十月七日晚上十一點在附近的森林裡駐紮。走私者四處張望,等待良機,在凌晨兩點攻破海關大門,搶走所有茶葉。
在十八世紀的七〇年代,走私茶葉甚至比合法進口的茶葉還多,嚴重影響公司利益。公司股東開始向政府抗議,在一七八三年,小皮特(William Pitt the Younger, 1759-1806)擔任首相後,大幅降低茶葉稅,稅金缺口從窗戶稅來彌補[1]。正所謂殺頭生意有人做,賠錢生意無人做,一夕之間茶葉走私成為歷史,股東總算不用擔心走私客,只需要確保公司與中國之間的聯繫即可。
英國東印度公司的野心
到了十九世紀,英國東印度公司從中國輸出的商品,茶葉已經佔了百分之九十以上,佔了英國國庫收入的百分之十。英國東印度公司都是拿白銀買茶的,可是中國採閉關自守,也不太需要外國商品,英國人心想,總不能老是拿白花花的銀子買吧?如果有一天,中國人突然心一橫,不賣了,又該怎麼辦呢?一心想著平衡貿易逆差的英國人,終於想出了解決辦法:把茶樹移植到殖民地。(另一個辦法大家都知道了,就是賣鴉片給中國人)
英國人能夠移植茶樹,是因為背後有強大的科學研究團隊。一直以來,英國藉由綜合植物學、動物學、礦物學等學科的博物學研究,來協助擴展與經營殖民地,這就是為什麼有些歷史學者稱她為植物帝國的原因。英國在十八世紀就開始了向海外科學探勘的工作,皇家植物園-邱園(Kew garden),成為此殖民帝國的決策中心,負責收集整理各地來的資訊,裡頭的代表人物則是皇家學會會長班克斯(Sir Joseph Banks, 1743-1820)。
▲班克斯年輕時比較帥。 |
班克斯出生於倫敦,從小家境優渥,屬於地方仕紳家庭。最有名的經歷是跟隨庫克船長(James Cook,
1728-1779)探索南美洲、大溪地、紐西蘭、東澳。因為班克斯在博物學上的成就,以及家境富裕的關係(無誤,畢竟學會要用錢嘛!),他在一七六六年受提名為皇家學會會員,並且在一七七八年成為會長。
班克斯的野心不小,他打算收集來自世界各地的經濟作物與觀賞植物,要把皇家植物園邱園打造成為帝國服務的大型植物交換所。經由班克斯的建議,邱園向海外派出植物獵人,網羅各地的珍奇花卉與經濟作物。植物學者則留在植物園內,觀察植物獵人從世界各地取來的植物,給予殖民地相關的農業建議。
植物獵人陸陸續續將標本與幼苗寄回邱園,同時也會附上珍貴的一手資訊。邱園結合眾多殖民地的植物園,形成密集的資訊網,各式各樣的植物與資訊流通其中。在這樣的背景下,英國有了發展印度茶業的空間。
根據當時的調查,英屬印度最佳移植茶樹的地點,在孟加拉至喜馬拉雅山腳間的地帶,這個地區與中國茶葉產地氣候環境類似。班克斯告訴東印度公司主席德維尼斯(William
Devaynes,
ca.1730-1809),茶樹最好是種植在印度北方的省分,例如別哈爾(Bihar)、朗布爾(Rangpur)、可初別哈爾(koch
Bihar)等地。他還建議東印度公司先嘗試將茶樹種植在加爾各答植物園內,再雇用中國人來教導印度人如何種植茶樹。
所以把茶樹幼苗或種子從中國帶出來,在印度找個田地種下,就解決了喝茶的問題了?還早還早,等到英國人開始實驗,才發現「代誌不是憨人想的那麼簡單」。
[1] 窗戶稅是英國從一六九六年開始實施的房屋稅,按照每戶窗戶數量來向居民徵收,在一八五一年取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