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4月 2023

苹果供应链转移进行时

 


智东西(公众号:zhidxcom)
编译 | 周炎
编辑 | 云鹏

智东西 4 月 6 日消息,近日,彭博社的一篇报道指出了苹果摆脱 “中国依赖” 的过程中所采用的措施以及目前面临的问题。彭博社认为,虽然库克来华显示出苹果希望缓和与中国的关系,但苹果也在积极与其他国家发展合作关系。

无论是库克直接参与到完善苹果供应链的薄弱环节、还是计划在美国本土建立芯片工厂、抑或是将中国区高管调往印度支持印度工厂生产,都显示出苹果产业链转移的迫切。

一、“苹果与中国是共生关系”

3 月下旬,库克自疫情以后首次在中国露面。期间,库克不仅带领同事来到北京的一家苹果零售店,而且还与中国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进行了会见,双方围绕中国市场前景、稳定产业链供应链等议题进行了交流。

在 2023 年中国发展高层论坛年会上,库克指出,苹果与中国的关系是一种共生关系。同时他还宣布,公司将把对苹果中国发展研究基金的捐款增加到 1 亿元人民币,加强对中国农村数字教育的支持,为中国各地的教师和学生提供发展机会。

事实上,维持与中国的良好关系是库克在苹果公司职业生涯的标志性成就。在过去的 20 多年里,苹果在中国建立了庞大的制造和组装业务,苹果也结识了数千个业务合作伙伴。除此之外,苹果在中国大陆开设了 40 多家苹果专卖店,苹果近 20% 在的收入都来自包括中国大陆、中国台湾和中国香港在内的 “大中华区”(Greater China region)。

2.png

但目前来看,苹果的 “中国模式” 正在遭受挑战。多名熟悉苹果业务的匿名人士称,即使库克来华缓和了苹果与中国的关系,但是苹果高管们也没有停止与其他国家发展合作关系。

二、苹果出走:高管调任印度,计划在印生产 1000 万部 iPhone

在苹果产业链转移过程中,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事件是,2017 年,苹果开始在印度生产低端 iPhone。彼时,苹果并未削弱与中国的关系。Bloomberg Intelligence 的研究发现,在 2017 年 - 2020 年期间,苹果在中国的供应商数量有所增加,而其他国家的供应商数量则有所下降。

3.png

▲苹果供应商,来源:彭博社

2022 年,郑州富士康工厂因疫情政策停产,导致 MacBook Air 以及 iPhone 14 Pro 产能不足。除此之外,苹果在 2022 年假期季度收入出现自 iPhone 时代以来的第二次下降。这两件事加剧了苹果产业链的外移。

当下,印度是苹果产业链转移的重要国家之一。苹果将 iPhone、AirPods 和 Apple Pencil,以及 Apple Watch、iPad 和 Mac 组件等都转移到印度生产。三家来自中国台湾的苹果供应商,富士康、和硕、纬创都在印度建厂。苹果最近还与印度制造商 Tata 合作生产 iPhone。

除此之外,越南也承接苹果的 AirPods 和 Mac 的组装,马来西亚负责部分 Mac 的组装。同时,爱尔兰负责生产相对简单的 iMac 系列产品。

目前,苹果运营部门经理已指示员工集中精力采购更多组件,并将苹果的生产线转移到中国境外。库克也直接参与到苹果产业链转移的具体流程中。苹果召集了由数百名公司员工组成的 “老虎队”(tiger teams),以完善供应链的薄弱环节。

团队成员在中国以及其他国家或地区设立了商店,同时评估设施维护计划,并为每个组件收集更广泛的备用供应商名单,这些供应商甚至包括生产螺丝钉和塑料嵌件的厂家。

一位在中国工作 15 年的 iPhone 外壳质量主管已被苹果调往印度负责相关业务。同时,负责 iPhone、Apple Watch 和其他设备外观设计的高级主管 Rob York 以及负责 iPhone 和其他设备整体制造的高管 Priya Balasubramaniam 目前越来越频繁地访问印度。

在过去的几年里,苹果通常在中国生产第一批最新款的 iPhone,然后会在印度逐渐增加该款 iPhone 的产能。彭博社预计,苹果即将推出的 iPhone 15 将会在中国和印度同时生产,这也是印度第一次生产第一批最新款的 iPhone。据悉,目前,印度正在制造 iPhone 15 的外壳。同时,iPhone 15 的组件也由捷普(Jabil)等供应商在印度生产。

三、良率不足、芯片产能替代难,苹果 “梦碎东南亚”?

然而,苹果的产业链转移并非易事,印度、越南、马来西亚等国家的的苹果生产工厂都面临着产品良率的问题。

实际上,10 多年前,苹果就开始尝试进行产业链转移试验。2012 年,苹果与富士康合作,在巴西生产部分型号的 iPhone 手机,以逃避进口商品的关税。2013 年,为了应对美国国内政治压力,苹果开始在得克萨斯州(Texas)工厂生产 Mac Pro 电脑。但是,苹果的这两个项目进行得都并不顺利,目前,苹果已经削减了其在美国的 Mac Pro 的生产规模。

去年因为产品良率问题,苹果公司指定印度工厂只能生产黑色和星光色的 iPhone SE,而不能生产红色的 iPhone SE。

但这并没有影响苹果产业链转移的决心。由于苹果高端机型和标准机型之间的差距取决于生产材料。以 iPhone 14 Pro 和 iPhone 14 Pro Max 这类高端机型为例,它们使用的是不锈钢外壳,而其他仍在生产的较旧的型号使用的是铝制外壳。因此苹果计划将大部分铝制外壳的 iPhone 的生产转移出中国。

苹果还希望在印度生产生产范围更广的零部件和产品,目前,它与 Salcomp Manufacturing India Pvt Ltd. 等供应商合作生产 iPhone 充电器以及数据线等,且业务范围不断扩大。苹果公司内部也正在讨论在印度建立有关金属和塑料部件、螺丝等的生产基地。

2022 年,苹果共生产 2 亿部 iPhone,其中有超过 650 万部来自印度。苹果的目标是:2023 年,在印度生产 1000 万部 iPhone,2024 年,在印度生产超过 1500 万部 iPhone。

一些分析人士认为,如果苹果采取激进的方式进行产业链转移,那么在 20225 年,苹果预计将 25% 的 iPhone 转移到印度生产。知情人士称,苹果曾就 iPad 和 Apple Watch 的产地进行讨论,短期内,iPad 和 Apple Watch 不会转移出中国。

除此之外,苹果还在探索减少对中国台湾的依赖。当下,中国台湾芯片制造龙头台积电生产的芯片对苹果来说至关重要。但是由于地缘政治因素,苹果准备从明年开始,在亚利桑那州(Arizona)的台积电工厂生产少量芯片。然而目前,苹果还未能找到中国台湾芯片产能的替代方案。

上月初,路透社报道,印度一家苹果代工厂失火,直接烧毁 50% 的机器,导致工厂停产。除此之外,苹果在印工厂还面临着工人罢工、基础设施建设缓慢等问题。
结语:苹果产业链转移高歌猛进,“下一个中国” 何时出现?

事实上,无论是报道中提到的解决产业链薄弱环节、芯片生产转移、高管调任、扩大在印生产范围,还是此前库克公开直言 “看好印度市场”,抑或是 “印度首次成为苹果自主销售区域”,都展现出苹果摆脱” 中国依赖 “的迫切。但目前,印度工人素质、印度基础设施、印度工厂产品良率仍然面临一定问题。

彭博社很形象地将这次苹果供应链转移形容成一场 “复杂的赌博”。将时间倒回 20 年多前,库克就谋划着将苹果的生产转移到美国以外的地区。得益于改革开放的政策、廉价的劳动力、以及基础设施的高速发展,中国成为了苹果供应链转移的主要承接国。20 年多后,这次产业链转移的挑战又一次摆在库克面前,是否可以复制 “中国模式”,打造 “下一个中国”,还未可知。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