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3月 2023

说好的有福共享?

 

江山一统,就该论功封赏,论功,功高震主,危机意识加剧,害怕他们动摇统治,破坏稳定。封赏,位高权重,危险意识增强,恐怕他们威望盛名、一呼百应。

皇帝是独裁者,既得利益不容侵犯。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因用以为典,成了历史的通病。同患难易,共富贵难,江山坐稳,为了维护皇权,也为了后代能驾驭朝臣,诛杀功臣,成为特殊规律,也成了流行习俗。

连百万之军,战必克,攻必取的韩信,帮助刘邦打江山,追赶项羽,追到荥阳,按兵不动,刘邦纳闷,召问萧何,萧何说"讨封哩"。刘邦立马加封韩信三齐王,与天王齐、与地王齐、与君王齐;再加封五不死,见天不死、见地不死、见君不死、见刀杀不死、见绳捆不死。可最后"飞鸟尽,良弓藏;狡兔尽,走狗烹;敌国破,谋臣亡"。被吕后在夜沉沉、黑洞洞、阴森森的长乐宫钟室内,把韩信装笼子,竹签捅,玩着花样要了命,祸及三族。

皇帝本身的原因。和皇帝一起打江山的人一般都是功高盖世的,这些人往往会显得皇帝很平庸,作为皇帝,他们更愿意一枝独秀,所以他们都喜欢杀掉这些功臣,还有,这些功臣既然是功劳卓著,就要分的一杯羹,作为皇帝都是家天下,并不愿意与别人分享天下,这也促使皇帝要找借口杀掉功臣。

功臣方面的原因。这些功臣都是打天下过来的,却都未必适合坐天下,他们都不愿意放下自己打打杀杀的性格,毕竟这是自己的长处,这在和平时期是很危险的,作为皇帝要巩固自己的地位,是容不得这样人的,从国家利益考虑,必须除掉。还有就是功臣本身往往居功自傲,不服天朝管,喜欢我行我素,这也是很令人头疼的,作为皇帝当然也很反感,所以也会找机会杀之。

举一个现代的例子,二战时期的美国四星上将巴顿,战场上骁勇善战,战争结束之后,他的仗还是没打够,居然在公开场合放言美国接下来就要和苏联宣战,这让美国政坛很恼火,外交上也十分尴尬,但巴顿依旧不听劝阻,依旧把战争的矛头指向苏联,后来巴顿在一起蹊跷的车祸中死亡(司机没死,但车祸后神秘失踪),而车祸的发生依旧是个迷,有人是怀疑是人为设置的。

玩弄帝王术。帝王之心,神秘莫测,尤其是擅长帝王术的皇帝,其心更是难以预料,但总的原则就是要保持君臣之间的鸿沟,让臣下们从内心对皇帝感到深深的敬惧。在中国漫长的帝制统治中,帝王最不能容忍的事情就是臣下谋反,这也是帝王的敏感点,宁肯错杀也不能放过,以免为后代留下祸患。

从皇帝杀功臣上,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启示——就是树大招风!功臣都是有本事的人,有本事的人容易招人嫉妒,如果桀骜不驯更加招人记恨,就是皇帝不杀,那些想上位的奸臣,也会时刻想栽赃嫁祸扳倒你。

功臣毕竟是少数,心怀叵测的庸臣是大多数,寡不敌众,结局可想而知。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