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 年,美国 MSN 网络在线服务正式开张,十几年过去了,有超过 1.1 亿的单一用户登录 MSN 即时通信软件。
可以说,网络表情是伴随着 MSN 的十年而发扬光大的,其普及程度远远超过了后来更加卡通化和情趣化的博客应用和 BBS 应用。
网络表情是你在 PC 机终端的一次网络应答 —— 你可以通过即时通信软件上的图释给对方一个高深莫测的、滴水不漏的微笑,也可以来一个狂放一点的咧嘴大笑。这有什么关系呢?隐藏在电脑这一边的你举了一下牌而已,只不过这个标志牌是个圆脸,表情生动,拥有笑脸、困惑、哭泣、眨眼、咧嘴、惊讶、思考、悲伤、吐舌、尴尬、生气、讽刺等表情。你可以在 MSN 上、QQ 上、BBS 上、博客上看到这些网络表情大放异彩。
有趣的是,全球通用的 MSN 使用的居然是 “黄色人种” 的表情,后来创意的各种网络表情都是以 MSN 的 “黄脸” 表情为底色的。尽管如此,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在使用网络表情时,其含义是不一样的。美国罗彻斯特理工学院大众传播系硕士王玉皎在《网络表情运用的中西方差异》中对此作了详尽论述。
在对亚洲人的测试中,笑脸常常用来表示 “示好”,中国人和日本人对此有着同样的使用偏好。回想我们日常使用 MSN 的场景,经常是在打开一个朋友的对话框后,输入:),然后一个圆圆的小笑脸就出现在即时对话框里,礼仪之邦的 “笑迎天下客” 在这里也得到了自然的体现。这一点令美国人很纳闷,他们会在 MSN 上问他们的亚裔同事:“你为什么没事老冲着我乐呢?” 研究结果表明,欧美人在使用笑脸的网络表情时,其含义为 “幽默”,他们在网络上展示其幽默天性时,要依靠这个表情 —— 他们对笑脸的使用频率显然不如我们高。
即便在同一语境下,网络表情的原意也会遭到大家的集体篡改,此时,原意被引申意代替了。以 MSN 中的网络表情为例,“哭泣”,这个本来表示悲伤的面孔出现在网络上时,却几乎在一夜之间变成了 “撒娇” 的代替品,很有可能你在用 “哭泣” 传递结结实实的 “伤心” 时,也会被对方视为 “撒娇”。与此相关的是,在我们表达害羞或不好意思的时候,也往往会用 “尴尬” 这个面孔来表示,仅仅因为这个面孔脸上有两团红晕,它比表达 “尴尬” 显得更为恰当,可资应用的时刻也更多……
谁都知道 “眨眼” 具有暗示和挑逗的意味,但在网络表情中,眨眼的力量却被消解掉了,因为毕竟不是直接面对面,这个 “媚眼” 有时候传达的含义是 “得意”,有时候却是 “寻开心”—— 开心和寻开心从来就不是一回事。
在网上,嬉笑怒骂皆与心境没有直接的关联,有可能你刚刚受到上司的批评,却能在网上暴笑不止;你刚刚失恋,却又在网上抛出一颗闪闪发光的爱心。你使用着全球化下的通行聊天工具,但表达的含义却还是不同文化母体下的蛋。英国洛丁汉伦特大学的汤林森博士在其《文化帝国主义》一书中借用了法国哲学家福柯的 “话语分析” 方法和解释学的理论,汤林森提出他的基本观点是:当今世界的基本特征是 “全球化”,文化的 “同质化” 已成为必然趋势,“文化帝国主义” 也变成了文化的全球化。而这后现代景观,是我们当代的文化宿命。
网络表情的歧义百出只是这样一个小小的例子,即使全球化的最后文化宿命是建立大一统的语言体系(比如网络表情符号的通行),但不同地域还是表现出不同认知特点的方言面貌(不同文化特征下有不同的理解和应用)。所以汤林森依然认为,全球化趋势并不会导致一种同质文化的全球文化,相反,由于国家控制力量的消退,全球化将带来一种充满异质变化之可能的多元文化景象。
机器所能制造的网络表情已经实现了最大的 “智能化”,即通过选择既定的 “脸孔” 和图案来传递情感,这些脸孔可能会更生动、更细微、更传神、更加动漫,但总之难逃 “脸谱” 的范畴。
脸谱最大的特点是 “千人一面”,把喜怒哀乐都写在脸上 —— 面具所具有的种种特性网络表情也都有了,表情所传递的质感都是一样的,这个时候想象力发挥作用了。网上曾经盛传一张与姚明网聊的 MSN 截图照,假如连线聊天的对面真是姚明呢,他打出一个笑脸,你当然能够想象到他的表情,原因很简单,因为他不是陌生人。
现在,上网发言而不使用网络表情的人几乎绝迹了,而每天上网两小时以上者,其使用网络表情的频率都在数十次以上。在《西游记》中,孙悟空拔下一根毫毛,就有许多小孙悟空出现,这个超现实主义的神话故事得以在网络中部分实现,你可以不知疲倦地把你的表情悬挂在 BBS 上、博客上,以及在 MSN 和 QQ 上制造个人的幻象。
这个脸谱并不在意个人的容貌,它除了可爱之外,根本不用别的形容。每个人都是一张娃娃脸,年龄、性别、肤色、上下级关系在这里都变成了同一属性,因而使平等交流成为可能。在表情的手动生成下,一些原本不敢说的话也敢说了,原本不敢表露的个性也表达了,这可视为网络表情在网络语言中添油加醋的一点贡献 —— 它用面具的形式使我们吐露真言,而又回避尴尬。
网络表情提供了一套标准,却又在日益翻新:MSN 中的网络表情是普及版的,笑脸的应用程度最广泛,而在 QQ 中的网络表情,给大家印象最深的则是那个 “色色” 的小脸,它被用来作为 “心仪” 使用的频率也相当高。在博客日志中,一个 “受打击” 的小脸形象最引人注目,它极大地丰富了网络表情的创新。而 BBS 中的网络表情是五花八门的,不同的 BBS 上使用的网络表情的符号系统不一样。还有自定义图释,可以上传自己设计和制作的图片,这使得网络表情更加个性化。
一方面,网络表情作为网络语言的替代出现,在语言不好表述时,敲一个图像能获得直观的效果和感受,另一方面,网络表情也激活了网络生活的创造力,即便是在视频日益方便的情形下,网络表情依然大受欢迎,因为它不断地有新的花样和品种冒出来,也许有一天会超出人类真实的表情。
有一本叫《高校教师》的日本小说,里面有这样一句话:“每个人有三张面孔,一张是别人看到的,一张是自己看到的,还有一张是真实的。” 而随着网络的普及和网络表情的极大丰富,人类终于有了自己的第二张脸,这张虚拟表征的脸会不会是不真实的呢?
在长时段的上网经历中,上网者的习惯是趋于去忠实自己的个性和习性的。可以这么认为:你在网下是个什么人,在网上也就是个什么人;在网下什么样,在网上也就是什么样。你开朗一些的话,使用笑脸的频率会比别人高得多;而比较敏感的人,则经常使用 “害羞” 的表情,而很少选择 “夸张” 的面孔。
在现实中,看一个人的脸可以分出性别,网络表情有没有自己的性别呢?事实上,在与陌生人交流时,仅仅通过网络表情确实很难区分出对方的性别,但无一例外的是女性网友使用网络表情的手段更丰富,尝试也更多样。对于男性而言,可能会选择几个基本表情作为常用交流就够了,但正如女孩子喜欢五颜六色的东西一样,她们在尝试网络表情的传送时,更倾向于多样性。
当电脑成为人的主脑之外又一智力资源库之后,网络表情则不可避免地充当起人类的第二张脸来。不管你是否愿意承认,这张脸是充满诱惑的,它虽然不能像人脸那样富于瞬间变化的表情,但上网时人们依然对这张可以凝固的脸乐此不疲。
法国思想家鲍德里亚在《消费社会》一书中一针见血地把由大众传媒引导的消费概括为 “一个符号参照另一个符号、一件物品参照另一件物品、一个消费者参照另一个消费者”。那么在由网络这个大众传媒所主导的公共关系中,网络表情的生成也正是由人的一张脸(原始的脸)参照而来的另一张脸(面膜)了。
人类的脸终于被网络复制了,脸的分裂和变迁使得人彻底地异化,这种异化却延伸了人的触角、互视和功能。不断被打开的网络表情就像是一张张不断被打开、传送的脸,在网络工业化的传输带上带给人超越平庸的经历 —— 虽然人人都知道这是假面,却无比生动而真实。
也许可以用美国社会学家布莱恩・特纳的 “假设” 来解释我们对网络表情的兴趣:“我的一个假设是,我们近来对于身体的兴趣与理解是西方工业社会深刻地、持久地转型的结果,特别是身体的意象在大众文化与消费文化中的突出与渗透,是身体(特别是它的再生产的能力)与社会的经济与政治结构的分离的结果。”—— 谁说不是呢?
(本文摘自胡赳赳文化随笔集《理想不死》,中国华侨出版社即将出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